新西网-西部计划公益门户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蓝眼睛”遇上黄色土地—《江城》

2014-9-28 20:36| 发布者: 约约约翰| 查看: 1137| 评论: 0|原作者: 豆瓣|来自: 豆瓣读书小组

摘要: 当“蓝眼睛”遇上黄色土地—《江城》《寻路中国》姐妹篇、纪实中国三部曲序曲、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联合推 ...


当“蓝眼睛”遇上黄色土地—《江城》




《寻路中国》姐妹篇、纪实中国三部曲序曲、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纽约客》、《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联合推荐!

1996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看何伟的书是一种思考的质变过程,在翻开书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可能看一两节也不会明白在说什么,而我是被文艺的封面所吸引。“游记”这个概念在我的想象中扎根深埋,或许放大来说,更有内涵的来表示的话是本评论关于中国文化层面的集,仅仅是集而已。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本书居然是作者在涪陵教书生涯的记录。真是没有一点点防备。看内容的话,作者温和宽容的笔调,细腻生动的描绘,远近适中的视角,还有始终贯穿的自我调侃,从阅读角度来说无可指摘。说实在的,有点失望,写日记人人都会啊。这也太“容易”了。所以看完这本书没有用多少时间,全程阅读的相当轻松愉快。

可是,说容易也是困难。像何伟一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洗礼,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情心、幽默感、对生活的热情向往和适应陌生环境充满勇气的人——当然了,这种技能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可是也不是那么的罕见,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两年,将每天的点滴记录下来,看起来就会差不多是这本书的样子。很多人对何伟能注意到大多数中国人视若无睹的那个内陆中国的新鲜感而赞叹不已,可是这其实是每一个在异国他乡生活过的人都熟悉不过的道理:你当然能注意到本地人注意不到的东西。只要一个人不大惊小怪,不上纲上线,不流于琐碎的猎奇也不动辄把问题上升到「你看看人家」的层面,而是像何伟一样把他的观察和感触谦逊诚实地记录下来,他就能写出一本这样的书。  
  当然,我得实事求是地承认,话虽如此,这样的书还是弥足珍贵。这世界上并没有很多毕业于普林斯顿和牛津的美国人会去涪陵教书,大概连上海人去涪陵教书的都不怎么会有。我们都知道中国内陆这些广袤的土地上有太多这样的小城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迁,有太多沉默的诗歌到处流淌,但它们隔绝于主流叙事之外,只在极端事件发生时才能跃上公众的视野,它们面目模糊,看起来乏善可陈,但是只要走得足够近,看得足够仔细,足够有谦卑的同情心,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都和何伟笔下的涪陵一样韵味十足。那些并不出众,有时候简直灰头土脸的山水,村庄,田园,江流,茶馆,酒肆,本来就是我们在心底里所眷恋的那个中国。但是只有涪陵有幸被何伟写了下来。  
  也许是因为有耐心的眼睛和耳朵都太少了。 

如果说这是一份中国社会记录,那就是一份刚左味十足的社会记录。何伟没有作壁上观,装成客观公正的样子,而是完全把自己融入进去,毫不掩盖自己的喜好和厌恶,也不吝惜笔墨书写他个人的情况。这样就把本书跟那种貌似客观公正实则生硬冷漠的社会分析文本区别了开来,更容易把读者带进去,让人在其中或笑或哭或唏嘘。

同时,他也避免了纯文学作者式的个人感怀,沉溺于一己情绪的悲欢纾解,其中有客观的记录,也有公正的分析和评判,断然不是不忍卒读的老外猎奇式记述或者文青抒情游记

而这,恰恰是了解中国社会、感受生活真相最好的视角。面对空前光怪陆离的中国社会,没有哪个人的理性能纯客观地得出不失偏颇的论断,也不可能一味沉溺还不陷入狭隘。我想,这就是那些网文那么恶心,何伟的书却如此好看的一个根本原因吧。正如何伟在书中说的,他在涪陵,既是彼得·海斯勒,又是何伟,这样的身份和这样的身份带来的角度,成就了一次对中国社会的伟大书写。书写当代中国社会能写到伟大的程度,似乎易如反掌,因为现实实在太过炫目,其实难如登天,因为现实炫目到常人极难把握的地步。无论你身处其中还是置身事外,都难免挂一漏万。何伟,既身处其中,又置身事外。 

在蓝眼睛的人种中,他们是这样看待何伟的:“充满着坦率、热情、洞察力和亲历接触,《江城》雄辩地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当代中国。读来精彩。”--哈金(美籍华裔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

“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那就是这本了。”-- 梅兆赞(英国资深记者、中国问题专家)。

“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南方人物周刊》。

                                                                   (栏目编辑:肖伊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小黑屋|联系我们| 新西网 ( 冀ICP备13009255号-2 )

GMT+8, 2024-11-26 08:18 , Processed in 0.0272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5-2016 Caogen8.Co.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