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提笔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在公众社区表露心迹,久而久之,再看哪些“加密”的文章时,早已忘记当初为何难过。工作三个月,已经完全适应了独立生活。哪怕周围没有朋友亲人的陪伴,除了做饭的时候一个人的分量不好拿捏外,倒也没有让情绪大起大落的新鲜事儿。然而,今天办公室的姐姐竟然用略带忧虑的语调对我说,“小李呀,你整天老待在办公室也不是办法,得多去跟年轻人交流才行……”说罢就发来一个QQ群号,原来我已经给别人留下了“宅+无聊”的印象…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大概是因为人属于群居性动物,身边需要他人的陪伴才不会觉得孤单。然而,走着走着,孤独是常态,身边的朋友圈基本也已经基本定型,连QQ好友的分组都是以求学的不同阶段分类的。学生时代的朋友,相处的时间足够长,好于坏,性格是否合得来,基本能谈得上知根知底。当走入社会,慢慢摆脱以班级集体为单位的群体性社交模式,这时人与人的关系就好比积木,不堪一击却又千变万化,于是觉得鼓起勇气去认识一个人,相识再相交是一件多么费心费力的事。退而求其次,倒也渐渐接受一种“点头之交”的社交模式,不再费劲心力去揣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沉湎于已有的朋友圈,三两好友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倒也挺充实。 当然,心里也特别羡慕那些与人自来熟的社交达人。不管去到哪儿,都能迅速融入环境,并不失时机成为众人的焦点。他们总能在能活跃在各类社区当中,身边总有各个帅哥美女相伴,谈论时下最IN的潮流资讯,足迹遍布任何一个你想要去的地方。再看看自己,每天穿梭于办公室与住所之间,每天的行程也是自己事先安排好的,不觉悲从中来。 前阵子跟一个同学说,“无爱与无恨”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无爱”是所谓的“光大青年”,“无恨”是对什么事都不再那么较劲非要分出是非对错。倒也奇怪,谈恋爱的总在回味单身时如何自由,想方设法来个小打小闹调剂生活,而单身的却总在羡慕别人恋爱时的甜蜜。每天置身于已婚人士的圈子中,单身也变得特别有“负罪感”。当别人都在谈论孩子房子时,自己脑子里却想的是周末要去哪里玩,今天的公开课学到哪里了,喜欢的那件衣服什么时候打折…. 大概所有的心情,有那么几个人懂就好了。曾经倔强地以为,只要有足够的勇气,人可以不断地结交新的朋友,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摆个潇洒的pose晒在朋友圈满足下小小的虚荣心。但真正到了可以经济独立时,却想的是娱乐时花尽量少的钱,多给家里添置点需要的东西,报喜不报忧成了生活的常态。曾经满腔少女情怀的喜欢一个男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觉得他就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固执地听他喜欢的音乐,看他喜欢的书,了解他喜欢的一切,但时间往往能冲淡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也许不会再见,也许再见也是多年以后。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遗忘。然而,那些喜欢的音乐喜欢的书籍却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喜欢的原因早已不是因为他。大抵人们都喜欢怀旧吧。因为记忆就在那儿,经过我们选择性地筛选后留下的美好居多,但未来是充满变数的。与其面临会受伤的风险,倒不如把自己裹挟在过往的美好中,自娱自乐。 再相识也需要勇气。不是傲慢也不是偏见,而是要认识的对象是个与你有着差异化的个体,对方的性格喜好,你得花很长一段时间慢慢了解,期间的快乐与悲伤都会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而最后的结局并不一定如你所愿。如果用一个完全“理性人”机会成本理论去衡量的话,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当然,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组合而成的,人与人之间还是得有交集,不然人人奉行“不接触”主义,社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也罢,别人说什么就随他去吧。该学习的技能还是不能落下,作为一个职场新人能获得老大的一句--“你这个小姑娘不错”肯定足可以开心好几天。喜欢的东西专注而做到极致,当身边有个人英语口语好,专业知识牛,运动细胞发达,美貌与智慧并存,而且人家比你还要努力好几倍的时候,就再也闲不住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交流的热情渐渐褪去,社交工具也不过是了解资讯的一种手段罢了。习惯性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早已没有了主动结识他人的勇气。如果这是一种病,也早已缴械投降放弃治疗……
|